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汕頭如何迎頭趕上?剛剛召開的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給出答案。全會提出,要聚焦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久久為功推進“1146”工程,奮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結出碩果,努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
“1”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市委全會提出的“1146”工程,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突出講政治抓政治、抓班子帶隊伍、抓基層強基礎、抓反腐樹正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實現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其中在基層黨建方面,著重提到要實施新一輪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抓好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擴大基層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
對此,金平區小公園街道黨工委書記黃建鴻表示,將全面學習貫徹好市委全會的精神,以基層黨建工作為主抓手,全面地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工作熱情,全面打造提升小公園特色文化街區。
“1”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為此,“1146”工程第二個“1”,就是要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實現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注入強大動力。尤其要依托華僑試驗區、國家高新區、綜合保稅區等重大平臺,強化與粵港澳大灣區、海西經濟區的協同開放,進一步健全深汕“核+副中心”深度協作機制。
“我們將認真學習領會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支持華僑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24條政策。”華僑試驗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吳長林表示,試驗區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產業導入和人才集聚,全力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全面推進深汕深度協作項目建設,積極爭取設立更加開放的發展平臺,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融入“雙區建設”和“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
“4”做大做強四個新興支柱產業
如何為實現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賦能提質?市委全會提出,“1146”工程要聚焦做大做強四個新興支柱產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要大力發展海上風電產業和以海工裝備為重點的先進裝備制造業,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和1000億級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大力發展金融、物流、電商、5G等,打造1000億級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同時,要打造500億級文旅產業和全國旅游目的地;打造300億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以此擎起新興產業的“頂梁柱”。
廣東汕頭魯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對此倍感振奮,他表示,這次汕頭市委全會提出的“1146”工程,充分展示了汕頭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魯能集團作為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的先行者,將以實際行動踐行“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企業使命,協同推進汕頭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發展,全力推動產業體系綠色升級,助力汕頭經濟高質量發展。
“6”明確六大著力點
那么,如何為實現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提供有力支撐?“1146”工程就圍繞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全力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徑,保障改善民生,抓好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統籌做好發展和安全等六大方面,明確工作重點和著力點。在此基礎上,“1146”工程還著重提到,要全力以赴當好東道主、辦好亞青會,集中資源力量,不折不扣完成籌辦各項任務。
第三屆亞青會不僅是在汕頭舉辦的一次體育盛會、文化盛會,也是一次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契機。當前,我市正以亞青會舉辦時間為基準點,進一步加快場館設施建設和城市景觀提升工作,努力將“主辦權”轉化為“發展權”。作為亞青會重要舉辦場所的主場館項目也已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全力以赴打好場館建設攻堅戰。
中建八局汕頭亞青會主場館項目生產經理關海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階段,亞青會主場館施工已經步入收尾殲滅戰階段。下來他們將發揚中建鐵軍精神,倒排工期,打好建設攻堅戰,按時保質保量高標準完成建設任務,為汕頭成功舉辦亞青會提供一流的場地保障。
記者 江文斌 方淦明